李家超稱打造香港為跨境電商物流配送中心 繼續加快產業數字轉型

橙新聞】港府力推數字灣區 李家超:打造跨境電商物流樞紐

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宣佈,將依托「一國兩制」制度優勢與頂尖物流基建,全力建構亞太區跨境電商物流中樞,並以大灣區為試驗田推動數據要素跨境自由流動。此戰略佈局獲國務院總理李強政府工作報告背書,標誌着香港深度融入國家數字經濟發展藍圖。

政府內部文件顯示,計劃將整合港珠澳大橋與香港國際機場的「空陸聯運」效能,目標2026年前建成全自動化跨境包裹分揀中心,處理能力提升至每日200萬件。

李家超透過視像出席「購在中國・大灣區消費季」時強調,香港正與廣東省協商建立「粵港數據特區」,試行跨境數據「白名單」制度。據悉首階段將開放電子商務、物流追踪及金融徵信三類數據,採用區塊鏈技術確保傳輸安全。

數碼基建方面,財政預算案已預留58億港元升級「智雲算」平台,支持實時跨境數據分析。科技園公司數據顯示,園區內人工智能企業今年首季獲投金額同比激增2.3倍,其中智慧供應鏈管理佔比達47%。

值得關注的是,香港機場管理局正與順豐、DHL等巨頭籌建「東南亞電商樞紐」,配備冷鏈物流與保稅直播倉一體化設施。業界估算,該項目可縮短東盟至大灣區配送時效至48小時內,降低30%物流成本。

「香港的角色正從轉口港升級為規則制定者,」中大商學院教授蒙代偉分析,香港普通法體系能有效銜接國際數據治理標準,預計三年內吸引逾百家跨境電商區域總部進駐。

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同步預告,將推出「數字灣區通行證」,整合粵港澳三地消費者權益保障機制。消委會數據指出,去年涉及跨境電商投訴中,物流延誤與支付糾紛佔比高達78%。

隨着《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評估辦法》即將立法,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已啟動「數字護航計劃」,培訓500名數據合規專才。李家超總結戰略時強調:「要讓香港既做超級聯繫人,更當超級轉換器,激活大灣區萬億級數字市場。」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
Scroll to Top